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專題演講心得(貓)

學生姓名:  王佩欣   班級:    資管一     學號(末2碼):33

【演講題目】 走進一片海

【演講人】廖鴻基

【重點摘要】

    我們的身體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最大寶藏。
曾經因為一次的行走海岸而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我們願意走到戶外去看看海,一定會發現它能讓我們平息心情,而我們的心將會更寬闊。

    我的生命在我的身體裡頭,而它會跟著我一輩子。
每個人對於事物的感受和感動都不同,所以所用的紀錄方式也不同。
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個範圍內,就以為這是全世界,在這個範圍之外會有更多讓我們值得看間、聽見,令人感到感動的事物。
機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你看不看的見它,把不把握住它,又會用它改變什麼?

【聽講心得】

   廖鴻基老師告訴我們,現在的人們經常忽略了海洋資源,封閉了自己的耳朵、眼睛以及心靈,把自己困在台灣這塊小小的陸地上,忘記了其實台灣是一個海島,不願出門去看見海洋的美。

    我們美麗的沙灘消失了,成了一塊一塊的消波塊,一片一片的垃圾,我們的過去就只剩下回憶,那未來呢?然而當我們這些屬於海島的居民失去了海洋,還會剩下什麼呢?

    台灣的法律規定一定要有執照才能出海,雖然這是在確保出海人的生命安全,但是官員和學者卻因為沒有利益不去利用資源,對於海洋的理解反而不如民間,而有一部份的官員扣著執照遲遲不發的原因只是因為沒有對他沒有好處,只要有好處或許原本很難的事情就會變簡單了,雖然這只是一小部分,但這已經是這個社會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了。

    採樣研究應該要到海洋去才會有真正的事實,而不是到漁市場裡用假的事實來自欺欺人,就像是吻仔魚。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吻仔魚這種魚種,它是兩百多種魚的小魚苗,在漁市場裡的吻仔魚是已經經過挑選的,但是在捕撈過程中不要的那些呢?它們也犧牲了,只是我們看不到,我們看到的只有吃下去的那些,如果我們只用漁市場裡得來得數據,其他的犧牲不會消失,只會藏到一旁,但是等到我們再次發覺它的時候,已經很難再去彌補了。

    擁有海洋與陸地兩邊的人,總比只擁有陸地一邊生活的人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多的生活空間,也有更寬廣的視野,世間萬物皆有情,也皆有靈,只要願意一定可以創造奇蹟,海洋生物對我們來說可以是朋友,是家人,而不是你的寵物和坐騎,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肯去發現的人。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你聽講是認真的,內容重點大多都能掌握,但建議進一步試試,就所聽聞的重點延伸思考,寫出自己的感想觀點。